本文作者为珀尔修斯之弓罗马凭一球小胜,取得宝贵三分,萨沙主编,如果转载请务必注明
【萨沙讲史堂第二百三十八期】(历史系列第93讲)
秦朝具有动员百万男丁从军的能力,而罗马帝国长期只能保有二三十万的兵力,双方相差很大罗马凭一球小胜,取得宝贵三分!为什么秦朝动员力如此惊人呢?说到底还是制度问题。不过,这种动员力并不见得是好事,秦最后就是因此灭亡的。听萨沙说一说吧。
秦始皇帝兼并六国之后,国内形势并不好。经过了上百年的兼并战争,死亡军民数以百万计。根据杜佑《通典》推算,秦朝初年人口比苏秦合纵六国时代,足足少了三分之二。奇怪的是,秦始皇依然能够征发上百万男丁从军,南征五岭、北筑长城、修直道、建阿房。由此可见,秦朝的军事动员能力,实在是非常惊人。
秦为什么有这样的动员能力呢?
这就要从商鞅变法说起罗马凭一球小胜,取得宝贵三分!
商鞅变法实行十五连坐;规定一个家庭里面,如果有两个以上成年儿子的不分家,就加倍征收税赋。这样一来,秦国大家庭逐渐减少,户数明显增多,可以征召的男丁也就多了。秦孝公十二年,全国合计41县,平均合计全国约40万户,可以征召的男丁就已经达到40万人。
除了传统领土实力大增,秦国还注重开拓新大陆。
自从穆公向西扩充以来,这些地区一直处于地广人稀的状态,开发不足。商鞅以免除三代赋税的丰厚条件,招揽三晋地区的农民去垦荒。
这样一来,近百万三晋农户来到这里从事农业生产,全国实力大增。
没有多久后,秦国就变得很强大。秦国的制度相当军事化,基本实现了国内男丁半数务农,半数参战。
秦孝公二十四年,孝公去世后,商鞅与继位的惠文君有旧怨,最终被车裂。商鞅虽死了,罗马凭一球小胜,取得宝贵三分他的变法并没有被废除,而是延续下来最终造就了秦一统天下。
到了苏秦游说七国时代,自称有战车万乘,战士百万,沃野千里,已经不是吹大牛,只是略有夸大。
依据苏秦说法推算,经过秦孝公时代的短期变法,秦国人口从40万户增加到100万户,增加了1倍还多,相当惊人。
随后,秦国破坏六国合纵,联合齐魏攻赵,积极进攻三晋和楚国,获得了大量新领土。后来的秦赵长平之战两军对峙中,秦王以赐民爵各一级的封赏,从河内郡征发全部十五岁以上的男丁上前线。这种看起来残酷的方法,却取得了长平之战的决定性胜利。
秦王嬴政继位,依次灭韩赵魏三国,两次攻楚之时,王翦已经可以率领60万大军出击了。不过,这也是秦国的顶峰了。
王翦说这次出征,用尽了秦国的战士。他不是说秦国的战士只有60万,而是说除了地方卫戍外,适合远征楚国的强壮战士也不过就是60万人。这也容易理解,毕竟秦国人口也不过500万左右。而适合服兵役的男性,一般也就是人口的百分之二十。
我们可以说,秦国赢在了自己强的动员能力上。
平灭六国之后,秦始皇更是大手笔。他派遣蒙恬率军30万北击匈奴。等到始皇帝准备派兵南征五岭时,就已经没有太多兵力,只能拼凑部队。他强制征发曾经的逃亡罪人、赘婿和商人等底层群体,一共合计50万南下,建立了桂林象郡南海三郡。
这样北上南下,已经累计使用了80万大军了。即便如此,秦始皇还不满意。他为了进行阿房宫和骊山陵寝的修建,征发了70多万人,几乎都是所谓的罪人。
三者相加150多万,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数字!
到了这个地步,秦始皇还是不顾一切乱搞。为了沟通九原、修直道、屯戍长城,他又是征发人丁无数,单单修长城的就有30万人。此时民间男丁几乎用尽,征发的几乎都是罪人和六国的穷人了,陈胜吴广就在其中。
很多人问秦朝如此强大,为什么短短十几年就灭亡了?实在是做的太过分了。
法律之严酷,,从骊山徒刑者高达70余万可见一斑。而陈胜吴广之所以揭竿而起,也是因为大雨失期不能按时抵达渔阳戍所。这是客观原因,不是故意延误,本来应该以通融,但根据法律却死路一条。即便不被处死,在那种残酷条件下去戍边也是九死一生。无奈之下,陈胜吴广造反以死中求活。同时山东豪杰四起抗秦,聚兵数十万,天下全都造反了。
到了这个地步,秦二世才发现了自己已经用尽了全国男丁。
他派章邯出关镇压关东义军,已经没有正规军可以派遣,只得赦免骊山刑徒编入军队。谁都知道,这些人不能打仗,更不愿意打仗,完全是赶鸭子上架。由此可见,秦朝人力资源已经趋于枯竭。
综合上面的北击匈奴,南征五岭,骊山刑徒等长期征发,合计高达200多万人,关东义军入关时诸军共计50万人。秦始皇时期征发的人数,竟然超过全国男丁的六成,太过于惊人。这个征发水平,是三国时的3倍。而三国时期的征发率,已经是很高的了。在落后农业技术条件下,秦朝需要大量男性壮劳力从事生产。征召这么多男丁离开农业生产,也就意味着地方农业肯定一塌糊涂。农民一定是在绝望和饥饿的死亡边缘挣扎,你这个朝代还能长久吗?
随后的秦朝灭亡混战、楚汉混战,又造成了巨大的人口损失。等到汉高帝赴白登山北击匈奴时,能调动的兵力只剩下30多万了。
我们现在又可以说,秦朝是输在了自己强大的动员能力上。
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,任何再好的政策也一定要掌握一个度。
【萨沙讲史堂第二百三十八期】(历史系列第93讲)
评论